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学习 > 工厂开到家门口 村民变身上班族(走进乡村看振兴)

工厂开到家门口 村民变身上班族(走进乡村看振兴)

2025-11-06 11:31:15 [网络技术] 来源:手见资讯网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韩庄镇:

工厂开到家门口村民变身上班族(走进乡村看振兴)

村干部和制衣厂负责人(右一)在查看生产情况(本报记者郭凡摄)

□本报记者郭凡通讯员张百瑞实习生王雨

3月23日,工厂走进韩庄镇羑河村的开到口村看振乐童制衣生产车间,一排排工人在自己的家门工位前埋头忙碌,伴随着缝纫机“嗒嗒嗒”的民变响声,各色布料在工人的身上手指与机针之间欢快游走,很快成为一套套样式精美的班族儿童服装。服装车间的走进正常、平稳运营让工人们吃上了“定心丸”,乡村兴鼓起了“钱袋子”。工厂

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开到口村看振韩庄镇着力从产业发展入手,家门把辖区内一个个工厂、民变车间作为带动村民就近就业、身上持续稳岗增收的班族平台。该镇成立了工作专班,走进派出驻厂代办员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衔接,促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细,还定期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保障其平稳运行,有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脱贫监测人口就近就业和增收致富问题。

“咱们乐童制衣车间现有90个工作台位,拓展了70个就近就业岗位。工人工资采取计件方式,平均月工资在2500元,解决了部分群众因家务不能出远门务工的问题。还有就是,儿童服装厂的劳动强度不大,对群众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要求不高,上手较为容易,为有劳动能力的妇女和残疾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平台,拓宽了他们的增收致富渠道。”汤阴县乐童制衣厂经理张志华介绍。

庵上村村民高海静是车间里的熟练工,基本工资加上绩效,每个月能挣3500元以上。“以前外出打工,虽然工资比现在高,但照顾不了家。多亏了党的政策好,自从建了这个车间,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也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高海静说。

“羑河村有20余家民营企业。每年春节期间,我们村‘两委’都要召开政企座谈会和在外成功人士茶话会,积极搭建供求对接交流平台,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为民营企业解决生产难题。”羑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建业说,他们还利用村内大喇叭和村级微信群广泛发布招工信息,全体“两委”干部、党员代表发挥“党建网格、党员联户”作用,深入各家各户上门宣传动员,为企业用工靠前服务,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为企业招聘、输送劳务工人,当好“店小二”、做好“护航员”,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实现良性循环、平稳发展。同时,也确保羑河村200余名富余劳动力能够稳岗就业,在家门口挣钱。

汤阴县乐童制衣厂只是韩庄镇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脱贫监测人口就近就业、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韩庄镇辖区内共有“四上”企业75家、小微工商户30余家,每年有千余名村民在这些企业就近上班,其中包括350余名脱贫户、监测户劳动力,年人均增收3万元左右,有力带动了全镇富余劳动力和脱贫户、监测户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和持续增收,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减少新致贫、返贫人员,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后盾。

创“五星”要发展,经济基础是关键。韩庄镇坚持建好用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帮扶工厂和车间,充分发挥其在稳岗就业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有事做、有钱赚,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更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使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